
以隔離後的世界為主題,述說因為實體聚會的危險性增加而減少或禁止,導致網路世界更快速的密切發展,如同疫病也進入網路中,形成網路病。作品皆以疫情之後,居家隔離的世界,人們如何透過網路來試圖再次建立交際圈的提問。
NEFT' art group NEFT藝術團隊
(瑪麗亞·阿麗娜所Maria Alina+阿納斯塔西婭·德尼索娃Anastasia Denisova, )
俄羅斯 Russia ▏2020 ▏錄像/彩色有聲 Video,Color,Sound ▏20:00
《悶在家中》(BORED IN THE HOUSE)是一首在疫情期間發行的饒舌單曲,登上了TikTok排行榜第一。全世界有數百萬人為這首歌錄製了搞笑影片,影片內容有貓無聊的待在家,醫護人員跳舞等等,漸漸被取代為一系列遵照指示穿上個人防護裝備的單調儀式,影片在醫生間流傳而且天天都在網路上出現。
Stuart Pound斯圖亞特.龐德
英國U.K ▏2017 ▏錄像/彩色有聲 Video,Color,Sound ▏3:34
作品呈現一段自網路下載的布基舞蹈(Boogie dance)表演,由威廉和梅瓦演出,垂直並排的畫格擷取自影片中的每一幀影像,24幀一排以顯示每秒的畫面與動態。
張碩尹CHANG,Ting-Tong+鄭先喻CHENG,Hsien-Yu+DINO LIAO,Ming-Ho
臺灣Taiwan 2021 ▏裝置 Installation
《台北機電人2.0:訊息瘟疫》為張碩尹、鄭先喻、廖銘和(Dino)的合作計劃,其利用數位科技將網路酸文與假資訊等「垃圾訊息」回收再利用,成為驅動機械裝置與噪音表演的創作材料,並在立方計劃空間與龍泉市場舉行系列展覽與表演活動,探討在疫情時代下資訊如何被製造、加工、生產、交換、循環與傳播。
自武漢市華南海鮮市場到世界各地,菜市場(濕市場)為全球疫情路徑圖的起始點,在這個生鮮與腐敗、生命與死亡、人與動物共存的平台上,病毒、寄生蟲、細菌得以在血液與油脂之間跨物種傳播。濕市場也是網際網路的隱喻,在數位科技架構的虛擬空間中,意義、語言、文字、圖像如同病毒,傳染力強並且傳播快速的訊息瘟疫(infodemic)形塑了當代政治。
從被刻意扭曲資訊所影響的2016年英國公投、遭網軍攻擊的法國2017年大選、到台海兩岸角力的資訊戰場,大量生產的偏頗訊息構築了一真假難解的後真實世界。而在疫情期間所流傳的5G傳病論、注射漂白水殺毒論、疫苗陰謀論,假訊息更構成大眾公共衛生威脅。
Azedine El Ouafi, 阿瓦菲·阿茲登
摩洛哥Morocco ▏2020 ▏
單頻道錄像/彩色有聲 Single Channel Video,Color,Sound ▏3:47
幾位在窗邊的人都對境內封鎖感到困擾。作品的概念是拼貼真實的場景和電影畫面,結合世界各地人們被封鎖的想法。
Janaka Rajapakse簡拉卡
斯里蘭卡 Sri Lanka ▏2021 ▏錄像/彩色有聲 Video,Color,Sound ▏3:40
世界局勢在2020年有了戲劇性的變化。新冠肺炎的疫情也激烈的衝擊了藝術的世界。疫情改變了我們在透過受控的網路空間裡,學習,教導,崇拜,創作,說話和互動的方式。現在正是時候研究先進技術的互動和"新常態"藝術的交匯中,實現出可能的新見解。
為了確定控制論美學與用戶腦波活動之間的關係,我們提出了一種以腦電圖(EEG)數據驅動的方法來產生流體和 融合的效果,從而同步視覺化腦波活動的變化。這項互動藝術應用程式通過使用EEG數據生成有關情緒、注意力、冥想和神經機制的數據,將腦波轉換為同步顯示的流體效果和聲音。"ThoughtMix"通過實際視覺化效果並生成出用戶腦中的聲音,從而創造出流體的效果,作為一種沉浸式體驗,影響創意和藝術療法。